第624章靖康元年3时光匆匆,不知不觉已过了两个月。想当日封亦与苏依阳走进嵩山时,便已经是初夏时分,而如今正是盛夏之际。这一日午时,封亦与苏依阳夫妇二人行经嵩山西峰少室山连天峰下。封亦身穿灰色粗布衣,肩上挑着一担柴火,打扮成樵夫模样,而苏依阳身穿碎花衣,手挎一竹篮,竹篮里装着一筐熟鸡蛋。这两个月来,两人打扮成一对上山砍柴的夫妇,实则上则是在掩人耳目的同时游山玩水。苏依阳怀有身孕已经三个多月了,腹部微微隆起,从外表已然看得出其乃是一名孕妇。两人沿着一山间小道行走,与一名身穿袈裟的,下山化缘的老和尚交错而过。两个月来,封亦与苏依阳换过多种打扮,几乎游遍整座嵩山,知道在少室山五乳峰中有一座名为少林寺的寺庙,因此对于在这深山老林之中会遇见和尚倒也没什么稀奇,毕竟这两个月来,两人在这山中遇见最多的人就是和尚。封亦并没有留意那和尚,倒是苏依阳在遇见那和尚之后,心中若有所思。“封亦,这老和尚会功夫,而且功夫很高。”封亦其实也注意到了,那和尚虽然看似年迈,一脸皱纹,一缕长须垂到胸口,应该有七八十岁了,然而却是脚步轻盈,犹如二十岁的青年,早就猜到这老和尚乃是练武之人。不过,少林寺武僧众多,在这里遇见一个会武功的老和尚并没引起封亦的注意。其实,苏依阳也就是随口这么一说。也不知是不是怀有身孕的关系,这两个月来,苏依阳仿佛总喜欢粘着封亦,对封亦总是有着说不完的话,看见什么就想说点什么。说者或是无心,但听者却是有意。苏依阳这话虽然说得很小声,但不想那老和尚耳目聪慧,却是将苏依阳的话一字不漏地听进了耳中。“阿弥陀佛,善哉,善哉!”老和尚突然停下脚步,转身盯着二人的背影,“两位施主别来无恙!要是老衲没有看错,两位施主曾于一个月前在本寺门前停留了片刻,也曾与老衲有过一面之缘,就不知老衲说得可对?”封亦与苏依阳同时一怔,不约而同地停下脚步,转身看向那老和尚。因为,他们记得,一个月前他们的确是去过五乳峰,也的确在少林室门前稍做停留。只是,两人当时却并非是现在这种打扮。苏依阳记得,当时自己是女扮男装,和封亦打扮成一对游山玩水的洒脱书生,和现在这种打扮可谓是天差地别,却不想事情过了一个月了,这老和尚居然能一眼就认出自己和封亦。更让苏依阳感到惊讶的是,自己竟然对这老和尚毫无印象。“大师,你认错人了吧?我们夫妇可从来未曾见过大师。”那老和尚慈眉善目,朝着封亦二人走了过来。“两位施主虽然改了装扮,但身上所散发出来的英气却是没有改变。更何况,女施主身怀六甲,腹中胎儿所散发出来的灵气却是怎么也遮掩不住的。”苏依阳惊讶地回头与封亦相对一视,发现封亦与她一样,眼中同样充满了惊讶之情。封亦放下肩上的柴火,上前朝那老和尚作揖。那老和尚也甚是客气,向着封亦弯腰回礼。“阿弥陀佛,想来施主是认出老衲了!”封亦点了点头,说道:“要是我没记错,当日我们夫妇二人经过贵室的时候,大师当时正在清扫门前的落叶。”那老和尚“呵呵”笑道:“施主果然拥有非凡的目光,确是如此!”“大师谬赞了!要真说拥有目光非凡,得是大师才行。”“阿弥陀佛!老衲乃是出家人,不理世间之事,耳目清静,这才能心无杂念,反倒是两位施主,虽于凡尘之中,却能清凡脱俗,这才是真正的难能可贵。”“就不知大师法号如何称呼?”“老衲法名慧心,自幼被少林寺收养。”“原来是慧心大师。我叫封亦,这是我的妻子苏依阳。”封亦感受到慧心大师语气真诚,也不好意思有所隐瞒,尽管苏依阳早告诫他不可随意透露身份,但此时封亦却是早已将苏依阳的告诫弃之脑后。慧心大师听了封亦自报家门之后,脸上神情一怔,问道:“莫非,施主便是大名鼎鼎的雁门关指挥使封将军?”见那慧心大师脸色有异,苏依阳心中却是有所疑虑。不过,封亦话已经说出,此时显然也不可能收回,于是上前说道:“大师说得没错,我丈夫正是曾经雁门关指挥使,如今却是朝庭钦犯。如果大师想要捉我们去向朝庭领赏,不妨可以试试。”苏依阳这也是将话给挑明了来说,毕竟以她和封亦的武功,就算这慧心老和尚也是习武之人,但她也没理由畏惧。“阿弥陀佛,女施主不要误会!”慧心大师已然看出苏依阳心中的戒备,忙开口解释,“老衲早听闻过雁门关封将军的事迹,对封将军是敬仰有加。更何况,老衲深知,封指挥使之所以成为朝庭钦犯,此乃是金国人的阴谋,老衲又怎会想要捉拿两位施主去领赏呢?更何况,封将军武功天下第一,就凭老衲这点微薄功夫,也根本没有那个能力捉拿封将军。”苏依阳见慧心脸上神情真挚,心中的戒备倒也慢慢放下。她并非那种无礼取闹之人,在细想之后,觉得这样误会人家老和尚,多少也感到有些抱歉。“慧心大师,这都是我的不是。因为,现在朝庭到处张贴捉拿我丈夫的榜文,我不得不小心。”“老衲能够理解!”慧心大师微笑着点了点头,并没有将苏依阳之前的态度放进心里,“两位一直隐藏在深山之中,可能还有所不知。现今,朝庭怕是也无暇去理会这件事情了。”“为何?”封亦和苏依阳几乎是同声异口地问道。慧心大师轻轻叹了口气,说道:“就在刚刚,老衲听闻,金军已经大军压境。大宋朝庭此时已经乱作一团。听说,就在昨天,大宋皇帝已经将皇位给了太子。”“啊?”封亦心中一怔,又问道,“为何会变成成这样?”封亦问的其实是金国压境的事,但慧心大师明显是误会了,以为封亦问的是大宋皇帝将皇位传给太子这件事。慧心大师再次叹了口气,说道:“听说,这乃是尚书右丞的意思。金国这些年来,可谓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李尚书并无把握能够抵抗金军。为了让大宋不至于亡国,便想着让太子继位,然后退守大宋南京应天府。而先皇则留在汴京振奋人心,准备与金国在汴京决战。到时,即便是汴京失守,大宋皇帝还在,那大宋也就还没有亡国,还可继续与金国周旋。”听到这里,封亦心中已是焦急万分。“如今大宋有难,我封亦不能再继续坐视不理。依阳,我必须要马上去一趟开封。要不是今日偶遇大师,我还不知道这些事。大事,事态紧急,封亦就此别过,望他日还有缘再亲自来少林寺拜访大师!”说完,封亦转身便要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