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弹幕,杜牧总算理解了后人们为什么反应这么大,生活常识阻止他向下兼容吗,杜牧有些不确定。

    俞悦:“可以说,这么富有的一个少年郎,如果现在就开始下流败家,再正常不过,可杜牧没有。

    他的风流事迹还都在他成年之后,此时的少年杜牧异常关注国事。

    杜甫的青春期在元和年间,这一时期在位的皇帝是唐宪宗李纯,对于困扰大唐多年的藩镇问题,可谓毫不手软。

    从他即位之初,一直到他驾崩,先后平定了西川、淮西、淄清、镇海等多个藩镇作乱,食范阳、成德、魏博等高度自治的藩镇相继臣服。”

    从刚才俞悦开始说杜牧就一直没吱声的李世民这下总算是嘴角稍微翘起一点,可再一细想,又拉平了。

    藩镇坐大才需要镇压。

    俞悦1:“这些军事行动对于杜牧的影响是巨大的。

    毕竟,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正在叛逆,热血的时候,突然间看着蔫了多年的国家,爆发出雄厚实力,他的阶段是理所应当的。

    他想为国献身的念头也必定是有的,但封建社会的国家凝聚力完全取决于帝王的上限。

    宪宗李纯能开创中兴的局面,但这个局面也会随着李纯的驾崩而消亡。

    元和十五年,唐宪宗被宦官王守澄等人刺杀,太子李恒被宦官拥戴继位,元和中兴的大好时光也就此一去不复返。”

    李世民好久没犯的高血压又在此刻爆发了。他勃然大怒:“是朕听错了吗?堂堂大唐天子,竟为宦官所杀?”

    李世民胸口剧烈起伏,中兴之主尚且如此,就更不用想之后他们拥立的帝王会被如何掣肘。

    武德群臣个个眼观鼻鼻观心,没人在这个节骨眼上寻自家陛下的晦气。

    李纯听着听着也听出不对味来了,原来自己竟然是被宦官刺杀!还好天幕提前示警,想到王守澄,李纯冷笑一声。